全球納米碳酸鈣行業發展回顧
世界碳酸鈣工業己有160多年的歷史。早在1850年,英國伯翰斯特奇公司(J&E Sturge)已開始用碳酸鈉和氯化鈣為原料生產出沉淀CaCO3。之后,日本在碳酸鈣改性技術方面取得一系列進展。1909年,白石恒二基于廉價的石灰石等原料,發明了“二氧化碳法”,為沉淀碳酸鈣的生產應用開辟了廣闊的前景。1927年,白石恒二研制出硬脂酸鈉活性碳酸鈣“白艷華”,從而大大拓展了沉淀碳酸鈣的應用領域,至今在世界填料市場上仍較暢銷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九十年代,日本在超細活性碳酸鈣研制方面不斷推陳出新,研制出的碳酸鈣尺寸從80 nm到5 nm,呈細化趨勢,外形則從立方形到無定形方向轉變,這一切無不說明日本在碳酸鈣技術上領先位置。
近年來,隨著納米技術的出現,碳酸鈣進入了納米時代,并帶動了造紙、塑料、橡膠、高檔涂料等領域的發展。目前,在西方發達國家輕質碳酸鈣基本被淘汰,而納米級碳酸鈣和活性鈣的產量卻不斷地增長,僅塑料用途方面就達900萬噸/年。日本在納米碳酸鈣新產品開發、生產技術、應用方面仍領先于國際?,F如今己有無定形、針形、紡錘形等納米碳酸鈣產品。國外納米碳酸鈣生產及市場較為成熟,己形成規?;I生產。
目前世界上能生產100nm以下的碳酸鈣主要廠家有:英國的ICI公司、法國的Solvay公司、美國的礦物技術公司(MTI)、Pfizer公司、王子造紙公司、Resso Wces Casbec公司、日本的白石公司、日本丸尾鈣公司等,產品主要用于橡膠、塑料、膠粘劑(含密封膠)、涂料油漆、涂布紙張、油墨、殺蟲劑、蠟制品、搪瓷制品及化妝品等。日本是國際上開發和生產納米碳酸鈣最好和較早的國家,早在四、五十年代就生產出了微米級、
納米級碳酸鈣,現已有紡錘形、立方形、鏈鎖形等納米級碳酸鈣產品及改性產品50余種;美國著重于納米碳酸鈣在造紙和涂料上的應用;英國則主要從事填料專用納米碳酸鈣的研制,近20年來英國在汽車專用塑料用碳酸鈣中占壟斷地位。
我國納米碳酸鈣生產起步較晚,統計結果,我國目前共有三十幾家納米碳酸鈣生產企業,主要為江西泰華、恩平化工、蘭花科創、蒙西高新、銅陵化工、上海華明、重慶松山、北京化建、盛大科技等。且企業仍存在生產規模小、工藝與設備較落后、產品質量不穩定、品種單一、經濟效益差等不足等問題。而國外納米級超細級輕鈣已形成大規模工業化生產。
2013年我國納米級碳酸鈣產量達到147萬噸,同比增長14.84%。2014年1-6月我國
納米碳酸鈣產量達到85萬噸,比上年同期增長15.76%。
涇縣飛達超威粉體加工生產的超微細碳酸鈣,性能優異,白度高,含量高。聯系我公司可免費提供樣品!